|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抚宁派秧歌

抚宁派秧歌

关键词:抚宁秧歌 地秧歌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秧歌是抚宁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属“冀东秧歌”风格,有“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两种。秧歌在抚宁起于何年代已无从考证。现在表演的多是明、清时代传承而来。据民间传说,原来的秧歌,有说有唱有扭,有故事情节,有多种器乐伴奏。内容多取材于人民生活、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戏剧等,又受冀东和辽宁“莲花落”、“竹板腔”、“蹦蹦戏”、“东北二人转”、“乐亭皮影”、“大鼓”等影响,形成许多单出、小段,丰富多采,逗趣十足,乡土风趣浓厚。随着演变,秧歌中唱的部分逐渐消失,变成了现在的纯舞蹈了。 
  解放前,操办秧歌多为村中农会、宗祠,或城镇的商会等。农村中,也有秧歌爱好者自行结组装扮的,在本村或串村表演,遇有官府、商贾、大户则门前停留“打场子”,主人以此为荣,给赏钱或点心、烟酒等鼓励。秧歌的组织者操办者多以此作一种收入来添置道具或酬谢秧歌参加者。秧歌艺人几乎全为业余,但也有少数有名气的秧歌手外出从艺,作为一种经济收入,但也是季节性的。 
  传统秧歌的扮相大体分为:文生(读书公子)、武生(会武术的青年人)、妞(闺秀和农家姑娘)、武妞(会武术的姑娘)、丑(阔少爷、花花公子、三流子等被讽刺的诙谐的人物)、 ?(老太婆)、老生(老胡须的老年男人)等行当。扮者依照故事情节表演各自角色不同情调的动作,同时配有适合的应手的小导具,如:扇子、棒槌、旱烟袋、彩帕、彩绸、劳动工具等助势。 
  1949年前后,东北大秧歌流入,多扮演工人、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打鬼子、捉特务、打老蒋等时装的集体舞形式(不是东北秧歌的全貌),动作简练奔放、情节单纯,许多青年妇女也参加了扭秧歌的活动。 
  地秧歌伴奏曲很多,常用的有:“柳青娘”、“句句双”、“满堂红”、“大姑娘爱”、 “鬼扯腿”、“上天梯”、“梆子娃”、“合钵”等20余个。 
传统秧歌步法很多,主要有:风流步(慢板),风流步(紧板),连环步(慢板),连环步(紧板),燕子大翻身,燕子小翻身,鲫鱼卧莲步,金龙盘玉柱,提步,蹲步等步法与身法组合运用。 
  秧歌演出,多是大鼓大钹,鸣锣开路,唱“风柳子”开场,吹唢呐起舞。演单出时,配以类似演戏的弦乐和鼓板。后来逐渐发展,到近年,演单出不唱而以舞代之,伴奏为唢呐及锣鼓。 
  部分传统秧歌节目:拾玉镯、错中错、打秋千、铁弓缘、卷席筒、扑蝴蝶、送情郎、小姑贤、小上坟、丝绒记、猪八戒背媳妇、后老婆打孩子、三老婆打灶王、老汉背少妻、二人摔跤、许仙借伞、盗仙草、许仙游湖、斗法海、大肚和尚斗柳翠、八仙上寿、八仙过海、阴阳合、瞎子摸杆、嫦娥奔月、水浒故事、五女上寿、瞎子观灯、西遊记故事、李贵香打柴、货郎担等。 
秧歌活动时节与会演 
  农历正月十五左右,是民间办秧歌最活跃的时节。清末、民初,以至新中国建立之初的50年代,抚宁县曾出现多人名誉关内外的秧歌艺人,同时,在抚宁境内,秧歌爱好者村村皆有,除少数有师承关系学艺外,多靠自学。 
  农村花灯会、秧歌会 
  解放前,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民间历来有门挂花灯的习惯。在社会安定、农业丰收的年月,则更为热闹。解放战争年代各村以给子弟兵家属挂灯作为拥军优属活动。 
县内较大的花灯会,过去于较大的村举办,但规模一般,只有卢王庄的花灯会最为著名。 
卢王庄花灯会 名称:“黄河阵”民间俗称“花灯会”。起于何年不详,仅知最后一次止于1921年(民国十年),是由卢王庄群众所办。地址设在村南侧,占地30余亩。据传,当时的筹备工作由本村韩家负责,用秫秸杆1千余捆,蜡烛1万只,扎彩灯。迎门用4根木杆将灯架起,上置大蜡烛4台,再以无数个小灯架摆成阵图,“黄河阵”布置似迷宫型路线,两旁陈列着大小样式不一的各式彩灯盯配。观灯人走在其间,新奇莫测的灯景饱览无遗。 
  花灯会历时半个月,总管是一名经过群众推选出的“灯筝师”执堂节杖,行使权限。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为正日,总管可处理会期内的事件。“花灯会”开始,由灯筝师先入座,前来观灯的官吏、名流再入座。然后鞭炮齐鸣,由办会的7名会头带领7个队的秧歌轮翻演唱,在壮观喜悦的气氛中,灯阵开门。前来赶会的商号买卖、技艺杂耍者遍布阵外和大街小巷,一时车水马龙,繁荣热闹,规模宏大。当时以“京东第一灯”著称。 
  最后一次“花灯会”的主持者是本村人赵文宣总管,灯筝师是卢涛。 
  花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民间文化著名遗产之一。 
  岚山皇杠大秧歌 1921年,春节闹秧歌时,岚山村赵承恩发起组织“皇杠”秧歌队50台上街。皇杠秧歌意在模仿向皇帝进贡时载舞的彩队,因其排场富丽壮观奇特而惹人注目。装扮时,将两根木杆用黄稠缠绕,用4个人抬着,上面坐着彩衣缤纷的角色,或抬着贡具,如桌、椅、箱、台、盒,上面摆着贡品,如金银元宝、珠宝首饰、绸缎布匹、陶瓷古器、寿桃糕点、鲜花鲜果等均不重样。与地秧歌一样,沿街表演或打场子。后面还有随队地秧歌。曾到县城和榆关、台营及附近各村演出。主要演员有高凤彩、贺长明等。 
  1953年,岚山村卢英田又重新组织“皇杠”秧歌20多台,春节时在本村及附近村庄表演。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驻操营村组织秧歌队,对“皇杠”这一传统节目进行改革后,由王朋志、李福荣带队,曾参加唐山地区民间艺术汇演。 
泊河寨(现更名渤海寨)狮子舞(龙田会) 城关镇渤海寨村的狮子舞,在县城一带很有名,且历史悠久,起于何年不详,在村三官庙设“龙田会”(“龙田会”即为泊河寨村群众公约的名义,每年以此聚会办热闹)。逢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及春节灯节期间进行活动。1925年(民国14年)仍有盛名。在泊河东岸置狮两头,红绿色各一,河西岸置狮两头,红绿色各一。每狮由二人扮演,另拿球斗狮一人。舞狮人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并表演夺彩球、攀高桌、跃障碍、拜神、祝福等高难度舞姿等。当年制做狮饰艺人有程化灵、单广田,舞狮者河东有蔡廷斌、蔡中贵、蔡宝玉、单庆、卢庆云、蔡洪游等;河西有单恒、单兴隆、单兴元、单广明等。 
1953年前仍有两次进城演出。 
  沙河寨村“同乐会” 沙河寨村同乐会,据传起于元代。“同乐会”即村民同乐的意思。每年春节办秧歌活动。 
  1918年前后,沙河寨的同乐会最为活跃。解放后在驻操营、石门寨地区经常活动。当时,浅水营、沙河寨南村、沙河寨北村及朱清峪等村都以“同乐会”的称号办秧歌。 
浅水营北村大鼓戏 据传1907年传入此地,名为北方大鼓、棒子秧歌,群众也俗称大鼓戏或大鼓秧歌。即演出时由4个人抬大鼓开路,后面是秧歌队伍。 
秧歌汇演 
  新年春节期间,在县城举办文艺演出,游园灯会、秧歌等多种活动。正月初一至十五组织秧歌进城。自1990年起到2002年,全县办秧歌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各乡镇纷纷组织秧歌会演,县城秧歌大会串、秧歌比赛促使这一活动形式在表演、服装,组队等方面有空前的发展。自1990年首届秧歌比赛之后,每逢春节,抚宁县秧歌活动十分热烈,并多次组队参加市里比赛。1992年到新世纪之初,抚宁县城南、北街、东街,相继自发组织“夕阳红”秧歌队,开展自娱自乐活动,为活跃县城文化生活创造了一个好的氛围。 
  建国前后知名秧歌手(艺人): 陈宝荣(丑侩)艺名(铁缨帽)、七里涧村,李永昌(八戒丑)、岭上村,栗忠学(丑)、七里涧村,张德有(丑)艺名(四花子)、张各庄村,常海(丑)、陈各庄,杜红启(武侩)艺名(棒槌王)、齐各庄,吴春玉(妞)艺名(六姑娘)、赵庄,潘惠阳(丑)、潘官营,周军(武侩)、盛铁营,单义(丑)、东河南,高春林(丑)、洼儿庄,吴瑞田、西峪沟村,高占元(妞)、李富(生)、李健元(丑)、朱佩然4人均为马家峪村,关福林(丑)、桥西,杨树林(丑)、海滨刘庄,瞎继头(丑)、卢殿桂(妞)、留守营,刘文林(文侩)海滨草厂,杜云生(妞)海滨草厂,王曦山(丑)、蔡各庄,高云华(妞)、邴各庄,白城(丑)、前石河,郭志海(文侩)、蔡各庄,许瑞云(文侩)、海滨草厂,杜贵之(傻婆)、齐各庄,张建平(丑)、五王庄,等。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